(本文以北方話白話文書寫。以下討論涉及到國際音標,為方便瀏覽,請大家轉用Firefox瀏覽器)
臺 灣有些地方的閩南語,沒有 /g/的聲母(比如阿扁就是這樣的腔調),我認為這是福建漳浦縣/華安縣(它們屬於漳州話的兩種口音)語音特點的沿襲。台灣,「關廟腔」算是其中一種比較 與眾不同的,然而,關廟腔其實就是在福建漳浦腔的基礎上,再摻雜了其它縣份口音。我聽過臺灣的關廟腔,的的確確和漳浦縣的腔調仍然很相似,儘管前者夾雜許 多泉腔的成分。不過,關廟腔並沒有全部繼承漳浦腔當中幾個十分突出的特點。漳浦腔有幾個「出格」的特點(僅言及語音系統方面),如下:
1、古日母,讀為/g/。即:所有在漳州主流腔當中讀/dz/的,漳浦全都是/g/,並且漳浦沒有/dz/。也有例外的字,和泉州讀法一樣,讀為/l/,比如「熱」,白讀音為/luaʔ/
2、漳浦腔沒有/tsh/。凡在主流閩南語(無論漳泉)中讀為/tsh/的,漳浦腔全是/s/。比如:菜/sai/、食/siaʔ/、青/sẽ/
3、漳浦腔沒有韻母/iŋ/。但凡在廈門音中讀為/iŋ/的,漳浦全都是/iɔŋ/
我的意思是說,/g/消失的現象,早在漳泉先民移居臺灣之前就已經發生了。如今,臺灣一些地方沒有/g/,只是恰好繼續到漳浦腔這一特質,數百年來,一直就這麽保存下來了。至於,漳浦腔是從何時出現/dz/並入/g/的現象,則有待進一步考查了。
Tagged: 稽考
我听过泉州话有人共汝「lir」说作「gir」,难道也属于这种现象。
趙:在我瞭解,像漳浦話án-ne,共即個个/dz/(中古日母字)讀做/g/的,猶佫有臺灣下港(南部)的一寡所在,嘛kan-ta(僅僅)臺灣捌聽著niā(而已),別所在著毋捌佫聽著囉。汝講汝捌聽過泉州話有儂“ 共汝(lir)講做gir ”,這我毋捌聽過……是講,敢會當請教一下,這是泉州tó一个所在的腔口咧?是有影真濟儂án-ne講,抑毋是?
ps: “汝”字,佇中古漢語,有影算“日母”字.
纠正下,听过,的确属于个别农。
古日母漳潮比较普遍出现,内安溪永春偶尔也听过。
据我听感,江苏宜兴话很有「汝」的原貌,可能比较存古。
http://www.pkucn.com/viewthread.php?tid=127766&highlight=%B0%AE%C7%E9
趙,講起來驚汝愛笑啦,「汝」的原貌是按怎,我嘛毋知。 😆
吴语号称浊音最齐整,应该不是吹出来的吧。至于原貌吗,补充一下,不存在既定标准。
趙:汝講的無毋著!我嘛定定聽儂咧講吳語的濁音,是真正醪(lô),有夠lô;iah若閩南語,哈哈,是假lô,無hiah lô。 😆
Lim’R,我的了解:(1)台灣有講g-,毋是箸南部才有,「光、飯、酸‧‧‧」講鼻化韻的大溪(桃園,大溪人講tho5 ah4 huiN5),「二、日、認、仁‧‧‧」,計攏講g-。(2)「you」除了有一部份人講 lir2,其他全用 li2,無人用 gi2,新竹的莊骹古早有人講 lu2,是聽人講的,毋是我親耳聽的。「汝」是日母,講 lir2、li2、lu2 是用「女」,「女」以前著是第二人稱的代詞,像《論語》著用「女」;《莊子》有時仔用「吾語女」,有時仔用「吾語汝」,有時仔用「吾語若」;《列子》講「魚語女」(古早有的所在「魚、吾」同音)。「女」是娘母,泥娘二母箸台灣讀l-,算是常例,比論:南、男、能、念‧‧‧。
阿明:多謝汝。無想講“汝”的原形soah是“女”,哈哈。多謝多謝,予我佫加捌一項。
不曉得這個部落格還在經營嗎?我有幾點疑問,關於阿扁的口音,他的日母都發成/g/的音,不是日母的字(例如「義」),發音是/gi/,怎麼會說沒有/g/聲母? 另外,台灣把日母唸成g的還不少,至少在台中偏漳腔(彰化也有不少)及嘉義偏漳腔中使用的人口還蠻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