冇浡、譀浡

閩南語所講的phàⁿ-phu̍h、hàm-phu̍h的後壁字,是「浡」。按康熙字典記:

「浡,《廣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沒切《集韻》薄沒切……又滂浡,憤鬱貌。《馮衍·顯志賦》氣滂浡而雲披。又《玉篇》渾也。渾,《老子·道德經》渾兮其若濁。又大也。……又《揚子·方言》渾,盛也。《註》們渾,肥滿也。」

所以,頂頭兩个詞通寫做「冇浡」、「譀浡」。即兩个詞意思是講儂生做大箍把,總是軟肉軟肉,無tēng-tauh(漳:tēng-táu)。

Tagged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