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西林壁

題西林壁——宋·蘇東坡

Hêng khàn sêng léng, chhek sêng hong
橫·看·成嶺·側·成峰,
oán kūn ko te, kok put tông
遠·近·高·低·各不同。
Put sek Lô·-san chin biān-bo̍k
不識廬山·真面目,
chí iân sin chāi chhú san-tiong
只緣身·在此山中。

閩南語念詩詞,佮普通話無共。漢字的閩南音自底有分本調佮變調,念詩文著講究平仄(piâⁿ-cheh)、句讀(kù-tāu)。古漢文,比現代白話文,加較濟孤音節的詞。照我拆解,《題西林壁》即桗詩文,規篇會用得講kan-na「廬山」、「面目」、「山中」三个雙音節詞,賰的計計通講是孤音節詞。照頂懸按呢標記,凡若念本調的字,後壁攏加注烏點「·」。

即桗詩文,用白話文通解說做按呢:

題解——寫佇西林寺壁牆頂懸的詩

詩文解說——

徛正面挺橫(thán-hoâiⁿ)看,山形較成(sêng)山嶺;挺邊看,較成山尖。
遠的、近的,懸的、下(kē)的,看起来計計無共款,有影千奇百怪。
勿會曉通講這山規圇个(kui-nn̂g-ê)形模、景致到底啥物款,彼正正因為咱是徛佇山腹(soaⁿ-pak),近前咧看山。

Tagged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*